MENU
当前位置: 首页» 新闻中心» 新闻动态 »

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志(2006—2025年)》正式发布

 

9月28日,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志(2006—2025年)》(下称《院志》)图书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。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、院长牟锦毅,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党委书记、社长张庆忠出席会议。

微信图片_20250929174339_82_398.jpg

《院志》历时两年编纂完成,全书180万字,全面记录了2006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培养、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新进展与新成就,展现了四川农科院人牢记初心使命、以科技创新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担当和作为。

赓续编修史志,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。《院志》的编纂出版,是一项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的系统工程,承载的是四川农科院人20年“求实创新、兴农利民”的奋斗历程,更是一代又一代四川农科院人接续奋斗的使命和追求,必将激励新一代农科人在科技创新和服务“三农”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院志的出版过程体现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人的严谨认真、一丝不苟。一是院领导高度重视,牟锦毅书记担任编委会主任,丁明忠副院长专程带队到出版社调研座谈,就院志出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期待。在印刷环节,院领导又安排李晓研究员带队来京,直接下印厂确定封面用纸与工艺方案。二是实事求是、严谨细致。院志编校从海量资料的梳理核对,到篇章结构的反复打磨,从专业术语的精准校准,到内容逻辑的严谨校验,每一个环节都力求“史实无差、表述精准”,既保证史料的权威性与学术性,又兼顾文字的流畅性与可读性;从结构设计到图表内容,从术语统一到装帧印刷,都力求精益求精。三是高质高效。从初稿交付出版社到出版,大约是半年的时间,时间紧、任务重,一般图书编校流程是三审三校,而本书仅退排修改的次数就超过了8次。院志编修组的同志与出版社编辑保持了紧密沟通,及时按照编辑的要求修改补充内容并返回,同时,出版社严把政治关、史实关、体例关、保密关、审核关,保证了一本高质量的志书按时呈现在读者面前。

发布会上,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。



 

TOP